IBM 成立

今天是 2023 年 2 月 14 日,在 1819 年的今天,打字机和第一台 QWERTY 布局键盘的发明者克里斯托弗 · 肖尔斯(Christopher Sholes)出生。1860 年,还是一名报社编辑的肖尔斯开始试制一台能自动给书编页码的机器,不久后他便制作出了一架木制的打字机模型;肖尔斯制作的模型和后世流行的打字机基本一样,拥有打完字后能自动移位的装置,出字也很清晰。在打字机问世之后,肖尔斯便致力于改进打字机,并研发了我们如今熟悉的 QWERTY 键盘。回顾计算机历史上的 2 月 14 日,这一天还发生过哪些改变世界的关键事件呢?

19 世纪末,一位叫赫尔曼 · 何乐礼(Herman Hollerith)的美国人发明了打孔卡片制表机,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机械数据处理之父,开创了自动数据处理的时代。随后到了 1896 年,何乐礼的机器被迅速用于 1890 年美国人口普查,他也在名声大振后开始自己经营业务,创立了制表机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向全世界的人口统计局推售自己的产品。

从这段时期开始,美国出现了四家实力强盛的公司:何乐礼的制表机器公司;世界上第一家时钟制造商邦迪制造公司;1900 年创建的国际时代唱片公司;以及 1901 年创建于俄亥俄州代顿的美国计算制表公司。1911 年,一位叫查理斯 · 弗林特(Charles Flint)的金融家将这四家公司合并为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命名为计算制表记录公司(Computing Tabulating Recording Company),简称 CTR;弗林特召集了这四家公司的创始人,提出兼并,并在合并后的 CTR 公司任职直到 1930 年退休。

在 CTR 诞生之后,这家由四个大企业合并的公司理所当然地遭遇了一大问题:多元化业务难以管理;弗林特对此手足无措,于是在危急之际,他向一位曾在国家收银机公司当过高管的名人求助。而这位 救星 ,就是后来 IBM 的真正创始人——托马斯 · 沃森(Thomas. J. Watson)。

托马斯 · 沃森年轻时先后从事过卖钢琴、猪肉与证券的工作,原本计划要存钱开肉店,但却遭到证券营业员所欺骗,而损失所有金钱。随后,沃森苦苦求职,有幸得到了国家收银机公司(National cash register,NCR)业务员的工作。学习能力强的沃森迅速成为了东部最成功的推销员,每周能赚 100 美元。时运不济,到了 1912 年,这家公司因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而被判有罪;沃森的高效销售手法也触犯了法律,导致他被判刑一年。后来,案件因证据不足被撤销,沃森也离开了公司。

此时的沃森已经 40 岁,离开了 NCR 公司的他,还有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需要照顾;但沃森没有放弃,他选择留在了纽约继续闯荡,这位天才销售员的名声早已在华尔街流传已久,最终传到了华尔街的大金融家耳中——也就是查理斯 · 弗林特。弗林特对沃森的才干早有所闻,旋即聘任他为 CTR 公司的经理。

曾留过案底的沃森自然不受 CTR 的其他员工欢迎,从 1914 年到 1924 年,沃森一直忍辱负重,发挥自身的销售才能和耐心,用自己的成绩说服众人对他的歧视。沃森借了许多钱发展公司,采用将机器出租的新销售手法,8 自己也借了很多钱买公司的股票;最终,沃森等来了一次绝妙的契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制表机需求量激增;几乎每一家大保险公司和铁路公司都用上了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生产的霍勒利斯制表机,政府部门也采用了。

沃森适时地推出新型的打印——制表组合机,更是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1919 年,公司的销售额高达 1300 万美元,利润也升至 210 万美元。1924 年 2 月,已经升至公司总经理的沃森决定将公司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 IBM。这时的沃森刚满 50 岁,从此他抹去了同任何人有关联的最后痕迹,开始了自己与 IBM 融为一体的后 32 年生涯。

一战彻底结束后,计算机市场初露端倪,IBM 率先攻占计算机市场,推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器。1952 年,IBM 推出了一台商业存储程序计算机,即基于线;同样是在这一年,托马斯 · 沃森公司掌舵近 40 年后卸任,他的儿子小托马斯 · 沃森被任命为总裁。1956 年,老沃森以 82 岁高龄逝世。他的儿子小沃森成功地将 IBM 转型为计算机公司,赢得了信息技术业霸主的地位。

过去的九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 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工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早在 1969 年,阿波罗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使命,首次登上了月球;1981 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又成功地飞上了太空。这两次历史性的太空飞行都凝聚着 IBM 无与伦比的智慧。截至 2020 年,IBM 连续 28 年保持着企业每年产生的美国专利最多的记录,在材料、化学、物理等科学领域皆有很高的成就。

而早在 1934 年民国时代,IBM 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业机械。1979 年,在中断联系近 30 年之后,IBM 在中国再次投资,在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第一台 IBM 中型计算机,开始了在华商务。80 年代中后期,IBM 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办事处,扩及到 33 个城市,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金融、电信、冶金、石化、交通、商品流通等领域。你曾经用过 IBM 公司生产的电脑或其他产品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关于 IBM 的那些旧日回忆。

拉里 · 康斯坦丁(Larry Constantine)出生于 1943 年 2 月 14 日,他是美国软件工程师,是葡萄牙马德拉大学精确科学与工程中心教授,被认为是计算领域的先驱之一。他贡献了许多概念和技术,为软件工程和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的现代实践奠定了基础。康斯坦丁在明尼苏达州的安诺卡长大,1961 年毕业于安诺卡高中,上学时积极参加辩论、戏剧表演和其他课外活动。康斯坦丁于 1967 年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管理学学士学位,专攻信息系统和心理学。

毕业后,1963 年,康斯坦丁在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实验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担任技术助理兼程序员。从 1966 年开始,他开始担任信息与系统研究所的总裁;1967 年,他成为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研究生导师,并在 1968 年加入了 IBM。随后在 2006 年,康斯坦丁领导了葡萄牙马德拉大学的软件工程实验室,致力于研究现代软件工程的人性方面。

康斯坦丁专攻软件开发的人性化方面,他出版的作品包括与 Ed Yourdon 合着的经典著作《Structured Design》以及与 Lucy Lockwood 合着的屡获殊荣的《Software for Use》。他对软件开发实践的贡献始于 1968 。

IBM 成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