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产品“三化”,加强技术的成本控制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完善自身“造血”功能,推动产品的持续升级,应用行业先进的流体机械计算方法和分析技术,提升尖端问题开发解决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壁垒。公司完成了轴流、透平产品对标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叶型气动开发全流程平台搭建,建立了多维度气动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进一步提升新叶型开发能力,完善自身“造血”功能,推动产品持续升级。公司持续推进模块化、参数化、集成化的产品“三化”工作,开发快速设计平台,统一管理设计产品数据和过程数据,对知识库、模板库、流程工具统一封装,提高通用性和物料周转效率,减少库存成本,缩短履约周期,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设计质量,满足了市场对定制化产品快速响应的需求。公司把握产品技术发展的叶轮测频解耦技术趋势,提前进行科研人员、先进研究方法的储备,应用全通道气弹问题的流固耦合分析技术、基于热力学循环的储能技术(CASE技术)等行业先进的流体机械计算方法和分析技术,对特定复杂工况下的产品性能、关键零部件机械性能等应用领域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
公司立足能源高效利用,在多领域开发应用新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多款产品及技术方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领跑国内外同行业。在高端流程气领域,公司成功打破了国外透平强企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多项流程气体压缩机组的重大突破。以丙烷脱氢(PDH)领域为例,在75万吨大型UOP工艺流程中,实现轴流压缩机的成功应用。在60万吨、90万吨LUMMUS工艺包中,成功实现了产品气压缩机组的高低压缸同转速技术方案,机组效率较竞争对手方案提升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参与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是中国低碳冶炼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实践,走在了世界前列。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新产品汽电同驱高炉鼓风机与能量回收透平同轴机组(BCRT)成功投运,大大降低用户的吨铁成本,通过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再次引领市场新趋势。公司压缩机、汽轮机团队携手开发全球最大顺酐项目用压缩机组系列产品,采用汽电双拖技术方案对能量进行有效利用,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公司全球首创煤制乙二醇用汽电共驱水泵机组,凭借自身能量回收同轴驱动技术,实现汽轮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水泵,将富余蒸汽发电的分布式能源利用新方案改变了该领域能源利用的模式。此外,公司硝酸四合一机组首次实现高速电机和压缩机直联,打破常规汽改电布置形式,在硝酸领域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硝酸三合一机组首次实现出口,采用静叶可调的悬臂式尾透,为海外硝酸市场开拓树立了标杆;公司完成了10.5万等级空分压缩机缩比机设计、制造,正在进行性能测试,完成1:1样机详细设计;公司开发了首套焦炉煤气制合成氨、甲醇全流程压缩机组,拓展了公司在焦化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业绩。
重视标准研制工作的战略性作用,提升行业话语权。报告期内,公司主导并参与各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利用标准抢市场、创品牌,以标准引领企业创新发展,2021年公司参与并获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上级标准共计17项,其中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8项。
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壁垒,促进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提交的专利已被受理119件,其中发明34件;授权专利97件,其中发明8件;公司办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0件。
高度重视自主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坚持围绕用户需求持续技术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报告期内,“铜冶炼领域汽电双驱同轴压缩机组(MCRT)技术”等2项技术入选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汽轮机驱动高炉鼓风机与电动发电机同轴机组”等2项技术入选工信部工业节能技术;“日产千吨级双加压法硝酸技术”项目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双加压法硝酸技术”项目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6万吨/年高效宽工况硝酸四合一机组技术”入选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十四五”期间氮肥、甲醇行业先进适用技术;“煤气透平与电动机同轴驱动大型高炉鼓风机的高效节能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空分装置配套空增压一体机汽电双驱同轴机组(MCRT)开发及应用”等4个项目分别荣获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大型装备核心部件焊接成型关键技术及其匹配焊材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液化天然气(LNG)用混合冷剂压缩机”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陕鼓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等2个项目荣获2020年度陕西省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台大型高压比轴流压缩机组研制及应用”等两项科技成果通过了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的成果鉴定,两项成果整体技术均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转变服务模式,多个细分领域硕果累累。公司服务模式从传统的检维修和备品备件基础服务模式延伸到面向分布式能源市场的降本提质、超低排放、节能减排、能效升级、智能制造等服务深化转型方向的新型服务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巩固和开拓已有系统解决方案,创新销售模式,挖潜冶金领域设备能效优化升级改造;深耕空分、汽改电等服务市场,开展石油化工全流程诊断服务业务,为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
创新维保模式,实现了服务边界、领域、行业的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签订多套国外知名品牌压缩机设备检维修、升级改造等项目合同,还签订了国外某知名公司燃气轮机的检维修项目合同。公司续签6家国内知名企业维保项目,新签订多家专业化维保服务合同。
聚焦客户需求,搭建服务平台。公司开展与14家钢铁企业能效诊断与服务提升策划,与多家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服务智能化合作从单点业务合作向互为资源的集成化服务合作模式转变。
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创业绩之最。公司总承包内蒙古某公司干熄焦余热利用装置项目采用高温高压余热锅炉形式,总发电量为2*35MW/h,为公司签订的发电规模最大的干熄焦发电项目。
再获全国最大硝酸装置项目业绩。重庆某公司鉴于我公司承接该公司一期36万吨硝酸装置总承包工程的专业服务和良好合作,该公司再次与我公司签订了二期36万吨硝酸装置总承包工程,项目达产后将有助于用户己二酸等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对用户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承揽全球首台套焦炉煤气制绿色甲醇联产LNG项目。公司承揽的河南某公司全球首台套焦炉煤气制绿色甲醇联产LNG项目,报告期内已经完成项目的建设工作,目前项目装置正在进行联动调试及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预计2022年将实现LNG和绿色甲醇产品的产出。
取得海外首套高炉总包项目新突破。公司总承包菲律宾某公司200万吨/年综合钢厂余热发电及高炉总包项目,该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是公司海外首台套余热发电项目和国外首台套高炉总包项目,对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意义重大,提升了公司在黑色金属冶炼领域全流程系统解决方案能力。该项目也是菲律宾首个长流程钢铁冶炼生产项目的子项目之一,不仅为用户补齐了前端产品短板,打通了整个钢铁生产流程,而且大大降低了运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