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是衡量电网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咱们风场来说,电压不平衡对风机有很大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风机停机。
1、可能带来设备损坏,后期抢修、检修成本高,影响生产和加工进度,造成巨大损失。
2、电机的设备故障可能反过来对电网造成冲击,设备跳闸、生产线停滞运行、电网冲击等,对资产损失和区域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可利用对称分量法将电压分解成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当定子绕组为三角形接法时,零序电压对异步发电机运行一般影响不大;
但负序电压将会使异步发电机的转矩减小,损耗增大,温升上升,影响发电机的寿命,严重地影响了机组的寿命,特别是负序分量引起的附加转矩会导致机组振动异常,对齿轮型、主轴、轴承等造成疲劳损耗,影响其寿命。所以对风电机组三相电源的电压不平衡度必须有一定限制。
不对称电压将造成三相电流不对称,其电流不平衡率为电压不平衡率的7~10倍(见上表)。 据统计,3.5%的不平衡电压使异步发电机的损耗增加约20%。因此,根据标准规定,异步发电机电源电压的负序分量不应超过正序分量的1%;异步发电机任意一相的电流与三相电流平均值之差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0%。
就是并网节点三相电压不平衡引起的,解决风机三相电流不平衡的思路只能从风电场内部入手,这样就存在两种解决方式。
无论是35kV集中电压补偿还是箱变低压侧补偿,目前有两种比较经济的方案可以选择:SVC和SVG无功补偿方案。
无论是35kV高压侧或箱变低压侧690V无功补偿采用SVC结构,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直接采用晶闸管和电感、电容的组合结构,通过控制电感和电容的接入大小来实现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的补偿。
如图1所示的主电路拓扑,三相电压均进行实施检测,例如当A相电压高于三相电压的平均值,且电机运行在发电状态时,控制A相电容支路的晶闸管开通角度,电容支路提供无功支撑,A相电网支路的容性无功电流分量增加,电网等效电抗压降增大,使得PCC节点电压降低,直至达到三相平均值。
SVC补偿方案成本较低,无论是高压侧还是低压侧补偿方案整体成本大概在400-600万左右,只需要晶闸管和电感电容构成支路即可,结构简单,只需根据不平衡电压大小进行分相的晶闸管导通角控制。
SVC补偿方案是依赖于电网的等效阻抗进行补偿,适应性低。另外导通角控制方式会给电网带来较大的低次谐波污染,这在输电上网过程中是不允许的。另外SVC补偿方案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采用高压不平衡电压补偿方式时还需要得到当地电网公司的批准,另外实际运行效果还需要现场运行验证,实际利用来补偿不平衡电压部分的容量利用有限,同时还要防止存在无功过补所带来的电网不稳定风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近日,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透露,如果在纽约州第三轮4.6GW海上风电招标中获得足够多的订单,将在纽约州北部新建两座工厂,分别用于制造新版Haliade-X海上风机的叶片和机舱。去年9月,美国波士顿联邦法官作出了“禁止GE在美国制造、使用、出售、进口或安装Haliade-X海上风机”的裁决,造成GE约9GW的潜在
过去一年多里,国内陆上风电项目风机招标对单机容量的要求一再提高,主流风电整机厂商也陆续推出超大型陆上风电机组,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进程再提速。近日,内蒙古能源杭锦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项目获批。该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70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建设规模预计为160万千瓦,拟采用134台单机容量
近日,国际知名机构DNV为禾望电气在线颁发了全球首张构网型变流器证书,确认禾望电气的风电变流器(WPC),已通过适当的方法得以验证,符合以新能源发电为主体的未来电网对构网型变流器的技术要求。自2021年起,禾望电气与国际知名机构DNV合作,参与了欧盟Horizon2020支持的科研项目Wingrid,在主流风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
近期,内蒙锡林浩特京能苏左旗EPC风电项目40台风机全部完成吊装交付,这是电气风电陆上半直驱Xcaliber卓刻平台进入批量投运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式项目。此前,该平台的多个项目已在山西、黑龙江等地并网稳定运行,标志着Xcaliber卓刻平台正式迈入成熟稳定的运营阶段,全面引领陆上紧凑型半直驱新时代。图
近日,由中国海装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165米级钢管混凝土预应力格构式塔架在山东中明德州乐陵风电项目顺利完成吊装。该样塔的顺利实施,标志着中国海装已掌握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撑结构的核心技术并已具备批量化、市场化、产业化实施条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我国风电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
近期,中国风电产业重大事件接连不断,一个个重磅产品发布刷新眼球,一台台超大机组下线日,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合作研发的16MW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成功下线,成为当时全球叶轮直径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今年年
产品应市场需求而生,这一永恒不变的线年的海上风电整机市场再次得到验证。据公开信息统计,2022年我国对外宣布下线的新型海上风电机组达到12款,比2019—2021年的总和还多;宣布下线新型海上风电机组的企业有7家,而2019—2021年合计只有5家。越来越多企业与新机型的加入,使2022年的海上风电
近日,金风、远景两家风机整机头部厂商分别都大张旗鼓地通过媒体渠道宣传其各自的测试实验验证平台。虽然各有侧重,但想要表达核心观点确是一致的——从材料、部件到子系统、整机、场网的全流程、多层级测试实验验证,是当今风机大型化趋势下,风机可靠性的保证,是风机质量和运行安全的重要屏障。无疑
风电平价时代洪流下,既要发电量,又要便宜,更重要是还需确保可靠性。为追求更低的成本,传统的低风速风机已不能满足平价要求,更长叶轮直径、更高轮毂高度、更大功率风机成为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应对方式。但叶片加长也有一定的限度,为此业内开始想办法通过加高塔架来提高风机利用小时数。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5年,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进一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