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降低,不少市民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笔者走访市场发现,取暖设备、保暖衣服迎来了销售高峰,火锅店更是生意红火,“暖经济”全面升温。
昨日,笔者在市区多家商场和超市看到,热水袋、保暖服饰等商品已被摆放在显眼位置,众多市民前来挑选采购,其中,棉衣、羽绒服、手套和围巾等商品销售火爆。“前一段时间还不是很冷,家里的薄外套还能应付。这周降温明显,所以赶紧来商场买几件冬装应急,顺带也给孩子和老人添几件御寒的冬装。”正在九一北路一商场购物的阙女士表示,“临近年底,商场活动还挺多,满减的活动还在继续。”“早在10月,店铺就上架了一些冬装,但前段时间天气不冷,所以冬装的销量不是很好。最近气温越来越低,买冬装的人多了起来。”我市一家品牌女装店销售人员称,随着气温日渐走低,冬装销售量开始直线上升,来店内选购冬装的人数比之前增加了3成。不仅冬装热销,围巾、帽子、手套、棉拖鞋等各种保暖小物件也随着气温的下降销量大增。
而在我市多家超市和家电卖场内,入口处显眼的地方就放有各种品牌的取暖产品。市民赖先生称,最近天气转冷,他打算给家里买一台暖风机。他说,去年已经买过一台取暖器了,觉得挺好用,就打算购买第二台。“有时候家里人比较少,不需要开空调,暖风机不仅比较划算,还能快速让局部暖和起来。”电热毯也是不少市民冬季的“必备神器”。“我打算给父母买一床电热毯,睡觉的时候暖和些。”市民李女士表示,相比起热水袋和取暖器,她认为电热毯的作用更大,老年人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我认为三四百块钱的价格比较合适,八九百块钱的贵了些。”正在挑选暖风机的杜女士说,在选购取暖电器时她首先会比较价格,其次才考虑品牌等因素,“取暖器不像空调,供不了太多人使用,所以400元以下的我可以接受,再贵一些的话还不如再多花几百块钱买一台小空调了。”
寒冷的天气,使得我市不少火锅店的生意也是异常火爆。据我市一位火锅店负责人傅先生介绍,自入冬以来,他们店的生意就特别好,几乎每天都座无虚席。特别是近几天气温骤降,寒冷的天气使火锅店的生意更加火爆。晚上来店里就餐的客人,必须提前预订桌位,否则很难保证客人到了就有座位。
在天寒地冻的冬季,市民参加户外运动的热情随之降温,但外出工作的人们也趋于“暖”字为先。“天冷了,我们的生意也比以前多了不少。我们这个行业跟天气的联系应该说比较密切。”出租车司机王师傅称,降温使许多平日步行或骑车出行的市民改乘公交车或出租车,这也使得公共交通运输行业的生意比平日好了很多。 (邱琳娜)